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趙鵬善等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期刊上發表文章“Healthy values and de novo domestication of sand rice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a comparative view against Chenopodium quinoa”,以藜麥為對照,介紹了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的營養價值、從頭馴化和遺傳育種。該期刊最新影響因子是11.2,是食品科技、營養學領域的國際TOP期刊。
沙蓬為莧科藜亞科一年生草本,廣泛分布于亞洲中部干旱和半干旱沙區。其種子沙米的營養價值可以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的全營養食物藜麥相媲美,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別為23.2%、9.7%和45.0%;蛋白質中包含所有人體必需氨基酸;脂肪的主要成分為亞油酸、油酸和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沙米還是優良的功能食品,富含綠原酸、原兒茶酸、蘆丁等抗氧化物質和酚類化合物。早在1300多年前,沙米已有食用記載。近年來,沙蓬遺傳馴化研究工作和人工栽培取得了較好的進展。
沙丘上的沙蓬植株
沙米的顯微CT三維渲染圖
沙米的顯微CT虛擬切片圖
本文報道了通過個體選擇育種,最佳株系的估算產量可達1295.5公斤/公頃。作為一種未來作物,與藜麥相比,沙蓬的研究相對有限。如果要充分實現營養和商業潛力,迫切需要更多的科學投入。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80/10408398.2021.1999202